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

信─ 5.滅了烈火的猛勢

「5滅了烈火的猛勢」
毫無疑問,這句所講的是在但以理書3:27烈火爐中的沙得拉,米煞與亞伯尼歌。他們重復聽過上帝的命令,不准伏地拜像。他們不但相信了所聽到的而且還服從所信的。他們知道以色列與猶大目前的罪惡就是這偶像崇拜!他們也聽過如果上帝認為合適的話,他們就能被上帝的能力拯救;因著信他們聽到上帝的話,他們根本不在乎也不懼怕。
「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」,這就是他們在面臨威脅時所作的回答。他們的「信」是在上帝的命令上,也是在上帝的能力上,上帝的旨意是給他們和平,畢竟身處危險災難中時,冷靜和平與安息的來源就是上帝。
這點也是救贖者在馬太十一的論點!這一章充滿著上帝的僕人內心會面臨的不安。施洗約翰已派人來疑問(v.2~15);那一代的人已經拒絕了他。他們污蔑施洗約翰是被鬼附身的(v.16~18);他們控告他的主是貪食好酒的人(v.19)。他必須對那些他行過大能的城市發表他的「禍」(v.20~25);之後我們又讀到那時耶穌(禱告)說「父阿,天地的主,我感謝你……父阿,是的,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。」這真是「安息」!完美的「安息」!
這安息是在上帝的旨意裡。整個教導的論點就在那兩個字「那時」上!許多人讀到此處得到不同的見解,有人說重要的是那幾個用字,有人說重要的是這段的位置。因為所有的經句所處的位置都是完美的,為了看到他的完美,我們必須檢驗他的上下文。我們是要仔細研究一下。「那時」甚麼時候?就是我們的主被拒絕的時候;就是在開會商議「怎樣除滅他的時候」(馬太12:14)!就在「那時」當施洗約翰疑問時;當人民開始毀謗他與他的先鋒時;當他所行的大能產生不出效果時—「那時」夫子根本不在乎;而且是在完美的和平中,在父親的旨意中找到安息。
這就是但以理書第三章那三位希伯來弟兄因信的結果。他們對王說「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。既便如果,我們所事奉的上帝,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。王阿,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。既或不然,王阿,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,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。」(但3:16~18)
注意看這些高貴的字句!這些都是上帝帶來的信的結果。「我們所事奉的上帝,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。」他們堅信不疑!因為他們已經聽過他的大能。不要忘了,「他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」,因為死在火窯中是會達成的。因而,他們根本不在乎!哇!讓我們也學習到這同樣的教訓。主已經將這建立成完美的教導!珍貴的是排列這些完美的字句,好吸引我們學習這嚴肅的教訓。命令的能力,得出完整的應許,再加上帶出來「完美」安息的結果。
讓我們看看這是怎麼的完美,
A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裏來,(我們的擔子沉重)
B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(得到他的安息)
C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,(他的課題﹕命令)
c我心裏柔和謙卑,(他的課題﹕原因)
b這樣,你們心裏就必得安息。(找到我們的安息)
a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(他的擔子輕省)
看到這為了引起你注意學習的閃亮寶石了麼?
A【我們的】擔子【沉重】
a【他的】擔子【輕省】
B得到【他的】安息
b找到【我們的】安息(我們沒有任何可以給的!)
C命令學習這個課程
c學習這個課程的原因(Cc中文的排列與原文相反)
有甚麼美麗的文學能夠比這更完美!在我們學習的教訓中,有那個祝福能夠比這更確實的!
我們相信我們所「聽」到經過他嘴的聖言麼?如果是的話,我們就應該高舉父親的旨意超越任何個體,在我們面對人手煽起的烈火時(希12:29),不要在乎他們。不在乎人的恐懼,不在乎人的稱贊!為了尋找這個安息,有甚麼我們不能捨棄的!?在上帝旨意裏的安息我們不能捨棄。只能在他的恩賜中找到,只能在他給的教訓中學習到,我們只能夠學習他。
我們不像沙得拉,米煞與亞伯尼歌他們面對裂火窯,但是我們面對的是烈火的試煉,雖然不能毀滅我們的肉體,但是卻比那還會傷害我們;因為那是影響我們的思想,傷害我們的感覺,破碎我們的心。
使徒保羅知道這「火」,當他說他在「…同族的危險…假弟兄的危險。」(哥後12:26)可是我們知道一些在真弟兄之間的危險與試煉;除了對活上帝的活信心與確信他的旨意中是最完美的祝福外,沒有其它任何能夠使我們得到自由讓我們不在乎的。
讓我們聽我們主我們夫子自己的話,只向他學習。雖然我們沒有安息可以給,但是我們必在我們的火煉中找到安息;如此我們會比沒有試煉時還會真實些與快樂些。
我們會發現與其孤單的在外面,只關心自己的利益,不如在窯內與第四位在一起要好。
我們想要在任何時候沒有憂慮;但是這個安息只會在「那時」找到。不會在任何其它時候!當試煉最大時,擔子越沉重,負擔越大,火勢越強時,「那時」信就能夠使我們沒有憂慮,不在乎。如果我們學到他這個教訓,學習他(而不是其它任何個人或書上的經歷或經驗),我們就能從祝福的經歷中,深深的說出「父阿,我感謝你。」「你的美意本是如此」,而找到和平,真正的和平,安息,完美的安息。
我們應該「柔和」,但不是懦弱;「謙卑」,不是神聖(自我的)—絕不要是自我的;卻是要在他里面找到的,至聖中的聖,他的「柔和」,他的「謙卑」。這就是沙得拉,米煞與亞伯尼歌他們「信」的例子要表明的,他們經由「信」,「滅了烈火的猛勢」,毫無憂慮的面對燒了七倍烈火的窯。這個在但3:16的字「不必」很特別。在英文翻譯成care或careful,但是這個字從來不翻譯成此,只在但3:16與以斯拉記6:9。以斯拉記6:9翻譯成「所需用的」。因而在此要表示的是說,如果我們相信我們從上帝的話聽到的,而且我們已經學到我們面前的主題,我們就「不需要」「不必」回答任何要試煉我們或抗拒我們的人。我們已經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水平上面,我們已經與「人」分離開了;而是在火煉的烈火窯中與「第四個」在一起。因為只有與我們在一起的他能夠「滅了烈火的猛勢」。

沒有留言: